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朕只想要GDP第92节(1 / 2)





  然而语滞片刻,他很?快又找回了自己的声音:“我知道?大司农官署该当如何运转,了解刍稿税、算赋、赀赋,但是对于具体各个地方的实施与征收不甚清楚,我了解如何维持各地粮仓谷粟平衡,但只是纸上谈兵,而对于大司农设置在?地方上的分属机构如何运转,我的确知之甚少。”

  “不过,”他神色郑重:“我要做的是大司农,而不是一小吏,不必对任何事都?知之入微。任命合适的人去做他能做的事,总览财政大局稳妥,这才?是大司农要做的事情。”

  巴陵王说到此处,先前脸上的调侃之色消失无踪,执着燕鸿的手,正色道?:“舅舅,我知道?你是关心我,怕我出事,但我是真的想去做做看。我知道?财政一事关系重大,牵涉到天?下无数黎庶,我不会乱来的。司农府只是缺了主官,又不是缺了干吏,我若有不解之处,难道?没有嘴吗?几位佐官也不会眼看着我胡闹的。”

  燕鸿听?罢,神色微动:“既然如此,你又何必……”

  巴陵王微微一笑,道?:“我知道?,天?子之所以选我去做大司农,是因为手头上暂且没有得用的人选,但即便如此,我也感激他的赏识和胸襟。不是谁都?有胆气起?用曾经跟自己争夺储位的人的。”

  他神色中浮现?出几分黯然,手扶在?床柱上,怏怏道?:“易地而处,我是决计不会用他的。就心胸而言,我不如他。”

  燕鸿道?:“说不定他不怀好意。”

  巴陵王却笑道?:“我觉得,他不是这种人。能铲除窦敬,难道?便不能铲除我吗?可是他没有。”

  他的目光逐渐坚毅起?来:“我也是高祖皇帝的子孙,身上也流淌着穆氏的血脉,天?子能匡扶社稷,铲除权臣,我纵然有所不如,难道?便不能为天?下出一份力,尽一份心吗?!”

  燕鸿沉默许久,终于释然一笑:“真是长?大了啊,像是个男子汉说的话!”

  巴陵王笑容灿烂,笑完又把?话题绕回到最开始的地方了:“怎么?,是我哪里对不住你吗?蒙听?天?子征召,你就那么?急着想走?!”

  燕鸿叹道?:“大丈夫生于天?地间,谁不想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出来?你也知道?,我与耿氏有隙,不然,我也不会久为王府长?史。窦敬倒了,耿戎却是还在?,此番有幸承蒙天?子征召,我实在?不愿放弃这个机会……”

  自家?亲戚的事情,巴陵王自然是知道?的,一时也是默默。

  就听?燕鸿又道?:“还有就是……”

  巴陵王道?:“就是什么??”

  燕鸿摩拳擦掌,满面憧憬道?:“在?尚书?台的俸禄,肯定比当王府长?史多吧?!”

  巴陵王气道?:“你怎么?不掉钱眼里去呢!”

  气完了又道?:“今天?晚上,在?府上设宴,一起?喝一杯吧,当做为你送行。”

  燕鸿自无不应之理:“好。”

  略顿了顿,又说:“虽然这个月没法全勤了,但俸禄还是要给的,亲戚归亲戚,钱的事儿不能马虎。”

  巴陵王:“……”

  巴陵王都?给气笑了:“您都?是要去尚书?台做一曹主官,赚大钱的人了,还稀罕这仨瓜俩枣?”

  燕鸿“嗳”了一声,笑眯眯道?:“这世上哪有嫌钱多的啊!”

  ……

  朱元璋离了巴陵王府,却没往石家?去——他知道?元娘不在?那儿。

  而是去了临街的一处吃食铺子。

  那铺子的名儿也有意思,叫一豆九吃。

  顾名思义,就是用豆子做的九种吃食。

  豆腐、豆腐脑、豆浆、豆皮、豆豉、豆酱、腐竹……

  当初刘财主夺走了姜丽娘的豆腐方子,也夺走了豆腐的经营权,在?他的推广之下,豆腐这种新鲜的吃食在?短短数日之间,便被?搬上了长?安官宦人家?的餐桌。

  之后姜家?兄妹被?石筠收为弟子,刘财主马上乖觉的上门致歉,顺手把?罪责都?推给了上门的管事,再等?到他听?说姜宁谋了官身,成了正经的朝廷官员,更是马上将刘家?开设在?长?安的豆腐店双手送上,希望以此了结这段孽缘。

  姜丽娘原本是想收下的,却被?元娘给劝住了。

  “当日他夺了咱们家?的方子,是他的错,之后再去家?里致歉,又捆了犯错的管事过去,咱们不欲与他结成生死大仇,便暂且受了,但这个店面跟之前他送去的东西不是一回事。”

  她说:“这家?豆腐店是个死的东西,人眼能看见,又挪动不了,不花一文钱收下了,以后姓刘的去官府状告咱们强夺他的东西,你该如何?有理的事情,也变成没理了。”

  姜丽娘看着堂姐头顶明晃晃的“皇后命”三个字,心说还能如何?

  刘财主要是真敢这么?干——学术上一般管这种行为叫做活够了。

  但是也不得不说,堂姐的考虑是有道?理的。

  君子不立危墙之下,与其来日亡羊补牢,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干会惹出危险来的事儿!

  到最后姜家?也没要那豆腐店,而是出钱在?临街的好地段盘了家?新的——刘财主见状也没敢生事,老老实实的把?豆腐店关了,还卖了个人情,在?门口留了牌子,说以后想吃豆腐,就去某某街哪家?店里买。

  沾了他的光,姜家?的豆腐铺子生意倒是兴旺。

  豆腐这东西,原本就是姜家?两?个小娘子一起?研究出来的,姜丽娘出了方子,但从最开始的实验到最终成品的出现?,元娘也是真真切切出了大力的。

  尤其她又心灵手巧,甚至自己钻研出来了另外?几种豆腐的相关吃法。

  姜丽娘也算是看明白了——术业有专攻。

  她是研发岗的,只管出技术。

  姜宁呢,是制造岗的,负责跑腿干活儿。

  而元娘心细,行事又周到谨慎,是业务岗,当老板娘,管账管人手调遣正合适。

  这么?一分工,就把?姜家?小作坊的框架给架起?来了。

  元娘也知道?自己头脑的灵活上不如妹妹,便只在?自己的强项上下功夫,叫叔母费氏来做副手帮忙,又找了几个伙计跑腿儿,姜家?的一豆九吃店,就这么?热热闹闹的开起?来了。

  开业的时候师兄们都?派了人来捧场,虽然没有广而宣之,但也不乏有人知道?这家?店是石公的弟子开的,看元娘的眼神都?有点不对了,言语之间难免也会试探一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