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我凭乌鸦嘴在乱世发家日常第71节(1 / 2)





  为了在冬日里吃个菜还要建个房子?

  崔舒若听着不由得诧异,但也勾起她的印象,似乎有听说过在没有塑料大棚的情况下确实是能种反季节的菜的,但非常麻烦,不仅仅是建个暖房那么简单,而且暖房里的土要分作两层,底下的烧火,上面的用来种菜。难就难在不一定能成,而且十分繁琐,想凑齐这一盘菜都不晓得要花费多少功夫。

  在崔舒若回想的时候,上首訾老家主也说了法子,跟崔舒若想的差不多,但要复杂些。

  齐国公一听,当即失笑摇头,摆手道:“我不过一介粗人,为了口腹之欲这般麻烦,还是罢了。”

  訾老家主却道:“唉,我不过垂垂老矣,挣下的家业生不带来死不带去,往后都要留给唯一的孙儿甚远,如今也就是饱饱口腹,一顿费上百金,也是不为过的。”

  百金还不为过?

  崔舒若不禁轻轻摇头,但訾老家主的话,也叫崔舒若弄明白的他今日特意将送别宴排场弄得这般大的缘由,无外乎是向齐国公展示财力。

  想想也是,在彼此决定要互相结盟时,向对方展示优势,确实没错。

  简略些来说,今日闹的这一出,就是訾老家主在向齐国公传达一个意思,我的财帛非常多,多得都用不完了,你选我做盟友定然没有错,安心的把你女儿嫁给我孙儿吧,我们两家天作之合。

  为表诚意,也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势,只怕齐国公也会有所动作。

  果然,稍晚些,就见齐国公提起訾甚远。

  他佯装感叹,“唉,说起回并州倒叫我想起一件事,原先的并州长史近来父丧,丁忧在家,而今我身边少了人手,又在建康盘旋已久,只怕并州琐事堆积众多,待回去后要忙得焦头烂额了。”

  说着,齐国公突然一拍脑袋,“欸,甚远是否尚还没某得个好差事?不如叫他跟在我身边,屈就担任长史一职?”

  并州地广物博,是个大州郡,这长史可是从五品上的官职,算得上是身兼并州刺史的齐国公身边的心腹一职了。

  双方你来我往的试探博弈,訾老家主哪有不应之理,当即应下。

  既然齐国公抬举了自己的孙儿,自己也要上道些。

  给赵平娘特意备下厚礼夹杂在土仪中,自是不便拿出来说,但老谋深算如訾老家主又怎么可能没有准备。

  只见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须,就慈爱地开口,“听闻你家的衡阳郡主兰心蕙质,又是仙人弟子,为了落难的女流民们能有容身之处,甚至提出了开绣纺。而且那绣纺织出来的布样图案既精美,还不容易出错,当真是难得。

  若是我訾家的铺子能拿到并州绣纺里出的布帛,必定如虎添翼。”

  瞧,这就是訾老家主的回报了。

  本是没崔舒若什么事的,但既然訾老家主提到了自己,崔舒若只好应声。好在现今在外头,碍于礼数她不必出屏风,只要在屏风内回应就行。

  甚至因为她的郡主身份,连起身行礼都不必。

  “訾公谬赞了,绣纺并非我一人之功,全仰赖于阿耶阿娘方能有今日的情形。”

  崔舒若顿了顿,从屏风遥望齐国公的面容,见他确实是笑容满面,便知道恐怕訾老家主的提议甚合他心。崔舒若并非提了开绣纺之后就全部撒手不管的,故而也很清楚,即便绣纺的女工们织出来的布再好,想要尽数在战乱时卖出去,并非易事。

  齐国公虽有权势,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买他面子的。

  其他各州的刺史兴许会愿意卖人情,可流寇、胡人、绿林好汉们呢?

  但訾家可以,财可通神,哪怕是胡人也有贪财者,过去便有生意往来,如今自也不会断。只要訾家愿意,凭并州之力,不论产多少布帛,都能卖得出去。

  崔舒若在心中略一掂量,便清楚自己该如何说了,她盈盈笑道:“能将布帛送到訾家的铺子,那自然是件大好事,我便替那些命途多舛的女工们谢过訾公了。能得訾家相助,实是她们的大幸。”

  崔舒若这一番话说的很得体,不卑不亢,大方漂亮。

  其实不论有没有訾家,只要齐国公府在并州一天,女工们就是有着落的,再如何也不至于一匹布都卖不出去。訾老家主的提议下,真正都赚到盆满钵满的,是整个赵家。

  所以崔舒若这番话说的相当漂亮,明明是訾老家主做的有利于齐国公府的事,可崔舒若却调换了个概念,不至于让人觉得赵家占了便宜。

  偏偏她说的也挑不出错处,还给訾老家主扣了个善心的帽子,两相得宜。

  訾老家主许久没见过这么年轻灵慧的贵族女娘了,又兼她的身份,于是交口称赞,“衡阳郡主实在是聪慧啊,哈哈哈,若是老夫能得一个如郡主这般个聪敏过人的孙女,怕是做梦也能笑醒。

  说来,还曾听闻郡主四处寻白叠子的种子,倘若他日真能种出来,又能制成布,可万万不要忘了我们訾家。”

  能否种出棉花,崔舒若心中虽有忐忑,但其实把握并不小。

  可以说訾老家主抛出来的橄榄枝无异于能下金蛋的母鸡,会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帛,崔舒若却并没有心动。

  她微笑道:“只怕要叫訾公您失望了。我听闻白叠子易生长,不似养蚕耗费的精力多,若是真能制成衣物,我想着兴许能卖给并不富裕的百姓。冬日苦寒,许多人熬不到开春,既是人命,我也盼望能不似草芥般消磨易逝。”

  訾老家主没想到能从一个贵族女子口中听到这番话,倒是叫他微楞,许是乱世已经太久了,人命早就不值钱了,以他的年纪,也已是过去的记忆里才能听到如此论调。

  曾几何时,他身边也围绕着书生意气,做着妄图匡扶天下美梦的好友呢?

  如今,他们大多已成了黄土一捧。

  有的至死不改其志、有的三五易主,蹉跎岁月迷茫而死、有的……

  险些要埋于土里的回忆,如今想来,却仍旧个个鲜活。

  他长叹一口气,又怎会对这样的赤子之心生出嘲讽。

  “你小小年纪,能有这般心胸抱负,极好、极好!”訾老家主连道两次极好,个中感叹,何尝不是缅怀年轻时的遗憾。

  他到底是大风大浪过来的,心绪收放自如,不过是感叹一息,很快便能照常继续应对,“郡主能有如此宽怀善心,訾家虽不是累世富贵,可也略有薄资,来日定当相助。”

  訾老家主说话那可是真客气,他家若只能称得上是薄有家资,那可没人敢说一句富裕,就连老皇帝都能称得上穷了。

  能得到訾老家主相助,那自然是意外之喜了。

  崔舒若自然十分懂礼数的相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