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我凭乌鸦嘴在乱世发家日常第107节(1 / 2)





  “孙儿惭愧!”

  訾老家主摆了摆手,“不是你的错,是我要求太多,只盼老天能给多给我这把老骨头些活头,好为訾家再多多筹谋。

  不论怎样,你只要记住一句话,不吝惜家财,唯齐王命是从,来日不参与党政,只忠于座上那人,凭你的功劳,还有娶了郡主的情分,可保訾家富贵平安百年。”

  訾老家主说完,浮肿青黑的眼睛已经快要睁不开了,整个人都劳累不已。訾甚远一边扶他躺下,一边说孙儿知道了。

  他帮訾老家主掖了掖被褥,看着祖父气若游丝的模样,神情担忧,眼中却也迷茫。乱世之下,訾家家大业大,看似万贯钱财是立身之本,实则真正的定山基石,訾家最大的财富,不过是眼前垂垂老矣的人。

  訾甚远回忆中抽出思绪,他不仅将匣子里的东西推给了崔舒若,还透露出了一二句,“大军出征所费靡多,但二妹或许可等上一等。”

  崔舒若看了眼装着几家粮铺契约的匣子,仿佛明白了什么,“多谢姐夫提点。”

  她也十分上道且好心的将此事告知给了齐王。但齐王可是从见到她之前就面带喜气,当崔舒若说了此事时,齐王一摆手,“欸,甚远可不止此,他今日特地向我献上訾家半副身家。

  得甚远此婿,何愁大事不成?”

  齐王开怀大笑,其他幕僚也大多是几番恭维。

  崔舒若想的却是,訾家的半副身家,得值多少钱财?都说富可敌国,怕是不但能支撑得起与西秦人一站,甚至来日彻底收服北地都有余力,也难怪齐王笑得如此高兴了。

  换谁平白得了天大的横财,做梦怕是都能笑醒。

  轻飘飘的一句话,就抵了那么多的财帛。

  怕是很快訾甚远訾长史,或者说訾郡马该被齐王带在身边,以示宠幸了。

  不出乎崔舒若所料,第二日书房议事时,訾甚远就出现了,以往只有再亲不过的亲信,才能带着这里出谋划策,为齐王进言。

  时至今日,齐王才算真正信任、接纳了他。

  尽管此事看着不值,可崔舒若清楚齐王将来的成就,也就能明白,訾家做出了最对的选择,一切的付出都将得到回报。

  往后如何,崔舒若不能说,亦不能解释,但訾甚远捐出的家财,给她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便是齐王变富裕了,并州军变富裕了。

  她能用来买粮的钱一下子多了不少。

  可这不意味着她就能大手大脚的挥霍,尽管钱帛不是自己的,可平白让其他人赚得盆满钵满,怎么想都不划算。

  所以她的初衷不变,横竖现在那几家粮铺归齐王府所有,名正言顺的得听她安排,崔舒若干脆放出消息,说是齐王府准备借用訾家的势,靠訾家商队运粮到并州,不必在并州高价买粮,而那几家訾家粮铺更是像模像样的建起粮库。

  原本那些想要趁机抬价,奇货可居的粮商们都半信半疑,直到一支商队进城直奔粮铺,且车辙压出的痕迹又深有种,才叫他们有些慌乱。

  在观望的粮商逐渐动摇,甚至坐不住主动找崔舒若的第二日,又是一支商队进城。

  其实粮商们也是半信半疑,真的有那么快嘛,这是从哪收的粮食?可是想想訾家的能耐,又觉得颇有可能。

  于是派了伙计,偷偷在尾巴的板车袋子上插了个口子,流出来的果然是白花花的米。

  那私底下悄悄派伙计的粮商当即察觉不妙,清点了屯粮,马不停蹄地找崔舒若去。可崔舒若却像是毫不着急一般,愣是晾了人整整半个时辰才请人进来。

  她是郡主,品级高,坐在上首不轻不重的玩弄茶碗,嘴上道:“最近事真多,方才下人隐约通报了一声,可我竟听岔了,直到此刻才想起来,可叫你好等?”

  粮商四十多的年纪,肚子圆滚,等得心急如焚,大冷的天里头一个劲的冒汗,生怕崔舒若真不要他的粮,那自己囤的那么多,岂不是要喂老鼠去?

  “郡主娘娘说笑了,小人卑贱,阖该等着,倒是惊扰了您,真真是罪该万死!”他卑微的恭维起崔舒若。

  拿捏人也讲究火候,崔舒若也想速战速决,不欲为难,“你说的不对,你我的时日都金贵,也不必绕圈子了,今日开门见山,粮价多少?”

  胖肚子粮商还想着拖延一二,看看能不能套套交情,奉承一二,没料到这位衡阳郡主完全不按正常的路子,一时反应不过来,只好咬牙道:“两百文一斗!”

  崔舒若将茶碗倒置,笑了一声,眼神陡然凌厉。

  胖肚子粮商当即改口,“不不不,某说错了,是一百五十文一斗,一百五十文一斗。”

  崔舒若笑了一声,把茶碗拿了起来。

  这就代表还有得谈了。

  粮商松了口气。

  在乱世里,北地粮价差不多是粮商后来说的数,但并州素来安稳,又因为齐王治下有方,向来视耕种为大事,收拢流民,如此一来,若是在并州收粮,其实并不同于其它州郡的高价。

  平日里约莫一百二十文一斗。

  若是建康,那真真是谷贱如泥,只要二十文一斗。

  但想要从建康运粮,简直难如登天,一路上不知要经过多少不同势力的地盘,称王的州郡、胡人的部族,还有时不时冒出来马贼水盗,光是沿途缴纳的税钱,凑在一块,怕是就比正常粮价贵了。

  崔舒若一锤定音,“一百二十文一斗。”

  粮商急得差点说不出话,“郡主娘娘,您给小人留一条活路吧!这价也太低了。”

  为了屯粮,粮商们也是抢着收粮,价比平日都高。

  崔舒若却不为所动,她微微一笑,“成啊。”

  在粮商准备松一口气时,崔舒若慢悠悠开口,“我齐王府可不会强买强卖,若是不满意,大可以出去,外头可还有的是人候着呢。”

  崔舒若悠闲的抬起自己的手,看起手上的指甲,整一个漫不经心,完全不将粮商放在眼里。

  她直接挥手示意下人去把其他等在大门外的粮商喊进来。

  那些人囤的粮食可不必自己少,胖肚子的粮商急忙伸手拦住那下人,对崔舒若弯腰行礼,“一百二十文一斗!就一百二十文!”

  他方才自然是没有说实话,虽然收粮贵了些,可做粮商的也不是傻子。郡主出的一百二十文一斗,堪堪好回本,但若是在铺子里头卖,就凭并州的安宁,还不知到猴年马月,到时亏得更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