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我凭乌鸦嘴在乱世发家日常第135节(1 / 2)





  因而没多少人担忧,一个个反倒认为崔舒若真要是死了,也是肉身留在人间,魂魄怕是回天上享福了。

  崔舒若自己倒是不怕的,她很清楚自己为什么会生病昏迷。因为她时不时就诅咒赵仲平,让他噩梦缠身,事事不顺,功德值她有得是,但对赵仲平这样的有名的历史人物下手,不止要扣功德值,还会带来副作用,影响她本就孱弱的身体。

  但这有什么关系,横竖死不了。

  崔舒若破罐子破摔。

  虽然心里早有了惩罚他们的计策,可崔舒若就是不愿意叫赵仲平在那之前能安安心心的享乐。身居太子高位又如何?踩在阿娘尸首上得来的安稳地位,总要换走些什么吧?

  每每想起窦皇后,崔舒若便觉得心口钝痛。

  宫内还留有窦皇后在世的痕迹,譬如满宫里最多的花便是窦皇后喜欢的牡丹。而本摆在窦皇后寝宫里那些她亲自栽种的花也都被崔舒若接手照顾。

  活在这样的环境里,有时是一个物件,有时是熟悉的香味,都能叫崔舒若想起窦皇后,她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。

  崔舒若行走在宫墙内,时不时就会看到窦皇后笑得慈爱,朝她招手,叮嘱她添衣,说准备了她爱吃的点心……

  可风一吹过来,她脑海里的景象便都散了。

  崔舒若也不知自己什么时候能走出来,她不是那么不理智的人,却也沉湎过往难以走出。

  直到某一日,风和日丽,天朗气清,崔舒若走在宫内的长廊,天边升起的风筝,不再是窦皇后曾经带着阿宝与崔舒若时放的大雁,而变成俏丽的蝴蝶花卉,底下奔走的是宫里娇嫩鲜妍的妃嫔。

  崔舒若猛然警觉,不管宫里的东西再如何不变,可人变了就是变了。

  窦皇后永远是她阿娘,可她亦不能任由自己沉湎,她休息得够久,该动一动了,否则便会像宫里那些摆设一样,常年不变,终日美丽,可摆设始终只是摆设。

  她不是摆设,亦不是风筝,而是执线的人。

  第二日,崔舒若就借口养病出宫,住进了公主府。

  崔舒若出宫时的排面不可小觑,宫女侍从,还有亲卫、杂役,所过之处,全要静街。

  百姓终于热议起这位沉寂已久,满身尽是传奇的衡阳公主。

  也正是出宫,意外叫崔舒若有了恍如隔世的滋味。但这滋味极好,她如水入油锅,整个人从内而外的活了起来。瞧,并州比以往更热闹了。

  天下平定,战乱不再,商贸繁荣,百姓自然安居乐业,尤其在天子脚下,涌来的商贩多入牛毛。在并州,哪怕你什么都不做,光有间屋子,租赁出个一间半间的,也尽够嚼用。

  达官贵人多了,酒楼自然少不了。

  崔舒若坐在公主规制的车驾上,透过层层纱帐,瞧见了在酒楼上饮果酒赋诗的世家贵女们。其中一人的面孔熟悉得紧,分明是曾经被崔舒若处罚过的夏家女。

  崔舒若换了个坐姿,看着更慵懒些,煞有兴致的观察起被其他贵女簇拥讨好的夏家女。

  一开始她记得夏家女是因为夏贵妃的逾越,还有夏家女眼里觊觎的野心。后来嘛,则是因为查明了赵仲平和士族勾结的真相,答应与他结亲的便是并州本地势力最大的士族夏家。

  而两边定好联姻的女子,也就是眼前的夏家女。

  因此她才耽搁到这个年纪还未出嫁。

  赵仲平正是为了给她腾位子,下毒杀陈氏,阴差阳错害死窦皇后。

  事情追根究底是赵仲平干的,崔舒若恨赵仲平,但与此事有关的人,不管是做交易的士族,还是既得利益者夏家女,崔舒若都不喜欢,甚至厌恶。

  她慢慢扬唇浅笑,问起一旁的行雪,“圣人说要迁都,如今朝中进展如何了?”

  “几个士族的人似乎都不大肯,但以冯许为首的圣人心腹则着力促成此事,怕是圣人心意已决。”行雪小心的把旁人呈来的消息告知崔舒若。

  “嗯。”崔舒若点点头,忽而眉眼弯得厉害,“行雪,你喜欢看狗咬狗吗?”

  第97章

  行雪不解其意, 崔舒若也没说清楚话里的意思,可她很快就知道狗咬狗里的狗是哪些人了。

  因为世家的人进了并州。

  不是并州那些连世家谱系都上不了的士族或是旁支,而是真真正正的世家嫡系派人进了并州城。说起来都是士族贵胄, 但其间差距甚于鱼目珍珠。

  迁到南边的那些世家, 惯是会见风使舵的。管他朝代变换, 左不过是换个皇帝, 世家的地位仍旧难以动摇。如今,也是见大齐已统一南北, 不甘仅仅盘踞南边, 想要主动占据新朝权贵地位。

  世家愿意主动归顺示好, 对皇帝而言自是件大好事。想要治理南方,有时靠得并非官府,还要有世家的支撑,他们往往各有郡望,在当地势力堪称一手遮天亦不为过。只要得到世家的支持, 政令的推行只会事半功倍。

  若说有谁不愿意, 怕就只有并州本地的士族了。

  原本陪着皇帝一起举事,就是为了有好处, 如今千难万险蹚过来了, 反倒杀出个分一杯羹的人。

  任谁能乐意?

  更何况他们并州本地士族与建康世家们站一处, 整个一西贝货,正是因知道两边差距,心中恼怒, 才更加不愿。

  在知道人要来以后,并州的情势紧张了不少, 常常可见并州士族几几凑在一块,扎进厢房雅间, 几个时辰都出不来。一个个全是在商议如何应对世家来人。

  但不管他们怎样防备,世家的人该到还是会到。

  而且到的声势浩大,排场勾得满并州百姓都挤来见识。世家啊,对寻常百姓而言,那些人都是高高在上的公卿,几乎是活在传说里餐风饮露的神仙人物。

  世家各有郡望田产,家底雄厚,数百年的蕴积也绝非新贵能比。并州富贵,但不管是曾经的洛阳,还是后来的建康,在世家眼里,与之相媲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偏僻乡巴佬之流。

  然而第一日就引人注目,世家车马未到,下人就铺设了几十里的紫丝布障。

  并州人哪见过这场面,士族们确有钱财,但也不是这么挥霍的。

  等到了入城的时候,香车宝马,光是马车边列做两排的婢女就都是大家闺秀的做派,身穿锦衣,各个体态丰腴,婀娜柔美,而这样的还只是进不了主子身的粗使婢女。